跳至主要內容

為甚麼工程公司老闆適合網上貸款?

善用維港兩岸展示香港發展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海濱不只是香港市民樂意前去享受的公眾空間,更是展示香港最新文化藝術發展和科學創新成就的大舞台。「藝術@維港」活動的特色是公私營合作,她希望這種民、商、官合作的精神在香港落地生根,發揚光大。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月22日出席「藝術@維港」展覽開幕典禮的演辭:   霍啟剛議員(立法會議員)、陳南祿主席(賽馬會主席)、Daryl(信和集團副主席黃永光)、薛先生(新世界發展執行董事薛南海)、Stanley(博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黃遠輝)、各位嘉賓、各位傳媒朋友:   今日真的是非常高興,在一個天朗氣清的早上與大家聚首一堂,在維港海濱共同見證我們為了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而舉辦的一個大型戶外藝術活動。這已經是我在一星期內第二次來到維港海濱主持大型活動的啓動禮,上星期是「仲夏‧維港」,而今日就是「藝術@維港」,這說明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海濱已經不只是一個香港市民樂意去享受的公眾空間,而且成為一個展示香港最新發展的大舞台,無論是在文化藝術發展或是科學創新方面的新里程。   在這個大型活動的過程中,我想回顧一下我們香港維多利亞港在過去一段日子的發展,而我很有幸見證亦參與了維港接近20年的發展---由最初的填海,從而引發了20年前維港填海的爭拗,甚至要打官司,到特區政府決定還港於民。早期工作主要是打通這海濱,屬於accessibility,令市民可以走近這美麗的維多利亞港。可能年輕的人士不知道,以前是很難走到維港海濱的,因為有貨物起卸區、有臨時停車場、有政府建築物、渠務署抽水站等,總之所有東西都設在維港海濱,令市民無法親近我們這美麗的維多利亞港。   經過了一段時間讓維港海濱更加通達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connectivity---如何把維港的海濱連結起來,讓我們的市民能夠像在港島區由東區一直走到西區。這個夢想已經逐步實現,現時隨着我們在北角完成Boardwalk---在海面的步道後,市民應該可以真的暢遊港島海岸,但這項工作仍需要海濱事務委員會繼續努力。   接着我們應該如何用好這維港兩岸?就是creativity and diversity,令維港兩岸更加多元、更加富有創意,以配合香港的城市面貌。今日這活動「藝術@維港」就是注入這兩個元素,既有很多本地藝術家為我們創作,也在藝術創作中注入科技元素,所以稱為藝術有理,是理科的理。   這活動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公私營合作。我記得在去年,我首先與新世界的鄭志剛博士(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談論建議大家一同合作辦一個維港兩岸的藝術展覽,否則我們的資金可能只足夠做港島區的藝術裝置---除非馬會多給我們一些資源---但有了私人發展商的合作,我們這次「藝術@維港」是維港的兩岸,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要集中在港島區,跟很多藝術家合作,而在維港的另一岸,即九龍半島的海濱,由三個有物業發展的發展商負責,包括有我剛才說的新世界集團旗下的K11、信和集團和嘉里集團,非常多謝你們參與。   但我想在此提及,還有第四個發展商,就是九龍倉。九龍倉在尖沙咀都有物業,但其支持的項目其實都是藝術有理,就是配合香港科學館在7月將會開幕的大型恐龍展,製作了一個大型機械恐龍,大家離遠都會看到這隻暴龍。這種公私營合作,真的令我們的工作更豐富。當然還有香港賽馬會---賽馬會近年真的大力支持我們在文化藝術、體育的發展,本着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我認為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其實是代表着廣大香港市民。這類合作展現民、商、官的三方合作,我希望將這種民、商、官的精神,在香港落地生根,發揚光大,不再搞一些很泛政治化、挑撥離間、抹黑某一方的情況。   說到發揚光大,其實這次「藝術@維港」只是播下了一粒種子,我和鄭志剛博士有一個共同的宏大願景或目標,就是希望將這些公共藝術和科技發展到全香港。我曾經在2015年和Adrian(鄭志剛博士)一起到過意大利威尼斯的國際藝術雙年展,我其後在2018年到過德國林道的諾貝爾獎得主大會,他們舉辦如此大型的國際級活動,令整個城市的藝術和科學氛圍非常豐富,走到哪裏都看到藝術,走到哪裏都看到科學家如何發現一些新事物。我覺得近年經過我們大量的城市建設,香港都有條件去辦,不要說每年,亦不要如每五年慶祝回歸,譬如每兩、三年,我們可以有一個大型的全港國際藝術科技雙年展。這個工作,我寄託給我們立法會文化體育界的議員霍啟剛先生,我們日後會向你「追數」。   今天真的是一個很開心的日子,我在此再次多謝支持我們這些項目的企業,還有支持我們的本地藝術家。我可以肯定地說,香港未來的文化藝術和創新科技發展,一定會再上一層樓。多謝大家。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6/20220622/20220622_135614_06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尖沙咀以外的共享空間 ,荔枝角 Finest Design Nest

近年九龍區 (尖沙咀/旺角/荔枝角) 的共享工作空間越開越多,每間的規模、設施、室內設計及價錢各有不同,Finest Design Nest 就是其中一間位於荔枝角,具有特色的共享工作空間。     共用空間   共用辦公桌   討論空間   觀景空間   休閒空間   互動交流空間   舒展空間   三人房   四人房   多功能會議室   互動會議室   物料展示區   其他設施及服務包括 : * 影印設備區 * 接待人員 * 鄰近模型工作室 * 單車存放 * 休閒空間 * 信箱及儲物箱 * 茶點及飲品 * 互動會議室 * 物料展示區 * 無線上網 FINEST DESIGN NEST 地址 : 香港九龍荔枝角醫局西街1035-1037號匯華工廠大廈4樓C室 聯絡電話 : (852) 2741 1113 電郵 : info@finestdesignnest.com 網址 : www.finestdesignnest.com   https://www.tradenet.hk/blogs/topic/finest-design-nest-02?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2022 晚市再禁堂食,在家也可「食得妙」! (客戶資訊)

相信你和我一樣難以習慣晚市沒有堂食的時間。 外賣款式多羅羅,但你我仍可選擇健康又滋味的一餐 想要品嘗私房菜窩心的味道,現在也能輕易在家享受到! 由即日起至2022-01-20,「食得妙」外賣自取即享九折* 餐牌按此 : https://www.wonderfulmeal.com.hk/menu/ 《食得妙最新營業時間》 因應政府收緊防疫規例,店舖的營業時間將由今日起 (2022-01-07) 更改如下,直至另行通知。 午市堂食:11:30-15:00 晚市外賣:17:30-20:30 (提供外賣自取) 外賣平台:Foodpanda/ Openrice/食得妙直線預訂 食得妙私房粵菜 地址 : 香港九龍城福佬村道64號地下 訂座/外賣熱線 : +852 2383 6686 網址 : https://www.wonderfulmeal.com.hk (客戶資訊)

港台管治檢討報告發表

政府公布香港電台的管治及管理檢討報告。報告指港台在編輯管理、投訴處理機制、員工管理等方面均需作出改善,當局已要求港台就報告內容訂立優先改革項目、行動計劃和工作時間表,以全面落實報告建議。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在記者會上公布報告,指《香港電台約章》訂明港台享有編輯自主,但也要履行編輯責任。港台是公共廣播機構,有其公共使命,不能單單以傳媒機構自居,或以編輯自主為由,偏離《約章》對它作為一個公共廣播機構的要求。   此外,香港電台作為政府部門,也需遵守適用於政府部門的所有規則和規例,包括有關財務管制、人力資源管理、採購事宜和規例。   邱騰華說,因應近年公眾廣泛關注港台的節目內容,以及港台接連被裁定違反多項通訊事務管理局的業務守則條文,商經局去年7月成立專責小組,檢討港台的管治及管理。   專責小組的檢討報告指,港台的編輯管理缺乏有效機制、清晰指引和穩健制度,以確保節目確切履行《約章》,編輯決定往往依靠個別製作單位自行判斷,總編輯和管理人員在節目製作過程中處於被動位置。港台也未能與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建立積極和合作的夥伴關係,讓委員會就編輯方針、節目標準和質素事宜提供意見。   報告並提及港台處理投訴的機制欠缺透明度,不能確保公眾的投訴得到妥善和公平處理。   員工管理方面,除了700多名節目主任職系的公務員外,港台還聘用約2,200名合約員工和特約服務提供者,但港台欠缺監察和培訓制度確保員工的水平和質素一致,又或令他們對港台作為《約章》中公共廣播機構和政府部門的要求有充分了解,並明白如何確實履行《約章》。   邱騰華表示,綜合報告內容,港台有必要在制度、執行和監察上加以改善,包括建立清晰和透明的編輯過程,清楚界定各類製作中,每個編輯層次的編輯責任,並強調總編輯和首長級人員的決策、角色,尤其是在處理一些有困難、具爭議或敏感的編輯事宜上,以保持《約章》的規定和達到承諾應有的標準及專業水平,港台也必須加強對全體節目監製的編輯培訓。   商經局已將報告交予港台管理層作深入研究和跟進,並要求港台全面落實報告建議。過程中,港台應充分諮詢香港電台顧問委員會和其他持份者,局方也會監察改革的進展。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2/20210219/20210219_131349_335.html?ut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