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特首與山東省省長會面

面對逆境 勇往直前

這個學年的課程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中大致完成,莘莘學子的正常課堂學習受到一定影響,需要用更大的努力去克服種種困難。正如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所言,「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我深信各位同學在困難之中,更能領略箇中道理,明白幸福非必然,成功須苦幹,並培養出感恩珍惜、積極樂觀的態度。暑假期間,我希望同學能回顧和反思過去一年的成長經歷,繼續把握每個擴闊視野的機會,為下一個學年做好成長的準備。   自2003年起,教育局每個學年都會訂下「我的行動承諾」主題,鼓勵學校透過舉行校本承諾學習活動,並協同家長和其他持份者參與,於校內營造正面氛圍,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回顧過去兩個學年,我們以「感恩珍惜‧積極樂觀」作為年度主題,提供多元化的資源和支援,協助學校推動價值觀教育,同時希望能在疫情陰霾下的香港注入一點正能量,為社會帶來力量和希望。   疫情反思 互相支持   在學校層面,我感謝校長和老師精心為同學安排校本「我的行動承諾」活動,例如設計工作紙鼓勵學生寫下承諾並思考如何付諸實行,或透過班主任課舉行承諾活動。這兩年均有500至600所學校按年度主題舉辦「我的行動承諾」學習及推廣活動。   在全港層面,教育局於本學年舉辦樂諾小太陽學生創意貼圖設計比賽及疫情反思---學校推動經驗短片分享活動,各中小學和幼稚園共遞交超過1,100份參賽作品。我從參賽影片中,感受到學校同工、學生和家長互相支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疫境;又從學生設計的貼圖中,感受到他們的無比創意和正能量。為嘉許積極參與活動和表現優異的同學,教育局於今年舉辦了價值觀教育年度頒獎典禮,我很高興能參與其中,分享得獎同學的喜悅,並見證價值觀教育的成果。   善用閒暇 擴闊視野      暑假到了,學生將有更多閒暇的時間。我希望同學在家長關顧下,除了好好休息之外,亦可以多作一點有益身心的活動,發展自己的潛能。教育局一直致力推動廣泛閱讀,包括提供推廣閱讀津貼及舉辦不同形式的閱讀活動,希望同學能養成閱讀習慣,享受閱讀,豐富涵養。香港書展剛剛展開,我鼓勵同學多看自己喜愛的讀本,擴闊視野。   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主人翁是王一民老先生,他住在國內北方一個小鎮,為了實現媽媽想到西藏遊歷的心願,於是用自己改造的三輪車,載着99歲的媽媽離開家鄉,向遙遠的西藏進發。可能大家會覺得這樣的旅程實在太艱難、太辛苦了,但王老先生卻認為,只要見到媽媽因為外面世界的新奇而開懷大笑,一切辛勞都是值得的。   經過差不多三年時間,他們遊歷了半個中國,但由於媽媽身體健康轉壞,旅程被迫終止。雖然媽媽始終沒有到達西藏,但她在臨終前仍然感到很安慰,認為這次旅程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後來,王老先生為了完成媽媽的遺願而再次上路,最終克服種種困難,把媽媽的骨灰撒在西藏的大地上。   這個故事收錄在沈祖堯醫生的著作《灌溉心靈的半杯水》。同學們年紀尚輕,難有如此人生閱歷,但透過閱讀,大家也可領悟到重要的價值觀和人生哲理,例如孝敬父母、愛護家人,也要珍惜時光。   繼往開來 延續成果   展望2021至22學年,教育局將沿用「感恩珍惜‧積極樂觀」為主題,繼續推動「我的行動承諾」活動。我們會推出樂諾大使計劃,鼓勵學校運用由局方提供的學與教資源,包括「我的行動承諾」學生手冊及樂諾小太陽印章,推行具備校本特色的「我的行動承諾」獎勵計劃。學校亦可善用教育局製作的樂諾小太陽襟章,因應主題嘉許有出色表現的學生,讓他們成為樂諾大使,以行動感染其他同學。      教育局會持續開發及提供多元化的學與教資源,包括德育短片;並為教師舉辦研討會、成果分享會及一系列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同時籌辦學生漫畫和短片創作比賽,讓正能量遍布校園及社區。此外,我們會繼續透過優質教育基金推行「我的行動承諾---感恩珍惜.積極樂觀」撥款計劃,讓幼稚園和中小學透過簡便程序申請撥款,舉辦能配合主題的學習活動,推動價值觀教育。   社會各界 同願同行   培育學生持守正面價值觀和積極生活態度,有賴學校、家長及社會人士的支持。我深信在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幫助我們的學生健康成長,克服成長歷程中各種挑戰和考驗,成為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先鋒力量。   (以上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7月15日在該局網上專欄「局中人語」發表的文章)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7/20210715/20210715_153658_26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尖沙咀以外的共享空間 ,荔枝角 Finest Design Nest

近年九龍區 (尖沙咀/旺角/荔枝角) 的共享工作空間越開越多,每間的規模、設施、室內設計及價錢各有不同,Finest Design Nest 就是其中一間位於荔枝角,具有特色的共享工作空間。     共用空間   共用辦公桌   討論空間   觀景空間   休閒空間   互動交流空間   舒展空間   三人房   四人房   多功能會議室   互動會議室   物料展示區   其他設施及服務包括 : * 影印設備區 * 接待人員 * 鄰近模型工作室 * 單車存放 * 休閒空間 * 信箱及儲物箱 * 茶點及飲品 * 互動會議室 * 物料展示區 * 無線上網 FINEST DESIGN NEST 地址 : 香港九龍荔枝角醫局西街1035-1037號匯華工廠大廈4樓C室 聯絡電話 : (852) 2741 1113 電郵 : info@finestdesignnest.com 網址 : www.finestdesignnest.com   https://www.tradenet.hk/blogs/topic/finest-design-nest-02?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默克建立合作 推動香港生物科技創新及數碼醫療發展

(香港,2022年9月20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天宣布與專注研發的全球領先科學與科技公司默克(Merck)正式簽署共同培育計劃(Co-incubation)協議。默克致力推動創新,以改革醫療保健的未來,是次合作為其首個在香港的共同培育計劃,將加速專注於數碼醫療方案的生物醫學科技初創企業發展,並透過推動數碼醫療進一步為人類帶來貢獻。 隨著病人、醫療服務供應商及其他持份者日益對治療過程數碼化的需求增加,科技園公司和默克藥業將攜手為初創企業創造嶄新研發機遇,引領創新數碼方案,當中包括但不限於數碼療法、可穿戴式電子設備、人工智能(AI)藥物研發等,以應對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科技園公司和默克均致力利用科學影響生命和健康,我們旨在匯聚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企業家及帶來突破的人才。是次合作計劃為孕育突破性理念提供理想環境,涵蓋從科研到產品推出市場並產生積極影響等不同階段,以達至香港成為世界級生物科技中心的願景。」 默克香港董事總經理余文慧表示:「香港的創新潛力無窮,而數碼醫療的創新趨勢正在重塑未來的醫療。身為一間科學與科技公司,默克相信好奇心能夠推動人類進步,並持續透過數據與數碼科技驅動創新。透過各項支持、導師計畫以及共同培育計畫,我們致力於培養與推廣最好的初創公司,以強化未來的數碼醫療解決方案。我們期待看到這個計畫能產出令人振奮的創意想法,進而造福有需要的病人,對於更廣泛的社群產生正面的影響。」 該為期三年的合作計劃將充份利用科技園公司的創科生態圈,以及默克龐大的投資者及策略夥伴網絡,以加速全球初創將數碼醫療產品商業化的進程。默克將提供深入的行業見解,並協助高潛力初創與默克創新中心的戰略夥伴及不同業務部門建立連繫,共同探索新興市場的發展機遇。 香港擁有蓬勃的生物科技生態圈,亦為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為是次共同培育計劃提供強大後盾。合作計劃將在科技園公司現有的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下運作,可為初創企業提供高達600萬港元的融資及其他投資機遇,更可連結科技園公司的生物醫藥群組及使用科學園的實驗室設備,將創新意念轉化成商業成果。計劃同時獲科技園公司的轉化研發所支持,這個橫跨生態圈的平台專注於加速將生物醫藥科研轉化成具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從而推動醫療保健的改革轉型。 是次合作亦顯示科技園公司和默克有機會在其他領域作進一步合作,例如智能

特定人士可用檢測登記碼免費檢測

政府提醒市民,下周二起,接受強制檢測人士和特定巿民只要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內的檢測登記碼作登記或預先上網預約,便可繼續在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免費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相關巿民在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即場生成用戶專屬的檢測登記碼二維碼,也可免費進行檢測。   巿民只需輸入一次資料,登記碼便會自動儲存在安心出行內,日後每次檢測時打開程式,便可重複使用。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工作人員會協助有需要的市民獲取檢測登記碼。   本月8日起仍可接受免費檢測的人士包括須接受強制檢測的市民、院舍、機場、凍房員工等特定群組合資格人士、公立醫院和院舍探訪者、60歲或以上長者、抵港人士,以及自願接受檢測的人士。   至於15歲或以下人士、65歲或以上長者和殘疾人士等獲豁免使用安心出行的巿民,他們即使未有預約或沒有使用檢測登記碼,仍可接受免費檢測。   市民可為沒有流動電話或流動裝置的幼童、長者等有需要人士透過安心出行獲取檢測登記碼。相關人士在檢測點出示載有該檢測登記碼的截圖或紙本紀錄,也能免費進行檢測。   政府指,使用檢測登記碼可取代工作人員人手輸入資料的登記程序,免卻巿民每次檢測時重新登記和等候輸入資料,既減省整個檢測程序所需時間,也能減少巿民與工作人員的接觸。   政府提醒市民,進行核酸檢測時仍須帶備身分證明文件,以及可在香港接收短信的流動電話,以便工作人員核對資料,確保檢測結果能傳送給受檢人士。安心出行只能儲存一個用戶專屬的檢測登記碼。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1/20221106/20221106_125123_98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