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特首與山東省省長會面

特首:愛國天經地義

譚鐵牛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姜在忠董事長(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兼社長)、楊勇社長(紫荊雜誌社社長)、黃均瑜會長(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各位嘉賓、各位校長:   早上好!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4周年的重大日子,我和在座不少朋友都出席了不少慶祝活動,而這些活動的內容和嘉賓的致辭都離不開回顧中國共產黨排除萬難,建立了新中國,洗雪中國人的百年屈辱,讓中國人再次站起來的歷程;都一致讚嘆新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造了令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讓數以億計的中國人民擺脫貧困而富起來;以及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念,促進與世界各國的和平發展,在國際舞台上強起來,並在多領域上發揮其影響力,行使其話語權。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為這些事業全力奮進,無懼艱苦,不怕犧牲,我想背後推動他們的,就是我們今天這個教育論壇要討論的愛國主義。因此,我首先要感謝主辦機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和紫荊雜誌社以愛國主義作為今年教育高峰論壇的主題。   古今中外,愛自己的國家是天經地義的事,而背叛國家都被視為非常嚴重的罪行,是天理不容的。這樣重要的人民價值觀和維護國家安全的保障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在曾經被英國佔領和管治一個半世紀,直到1997年7月1日才回到祖國懷抱的香港,我們又應該怎麼確保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有愛國思想呢?我希望本次教育高峰論壇能展開討論,並為教育官員和教育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啟發。   從我個人成長的經歷來說,認識和學習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和中華文化是建立愛國主義的基礎。我們小時候學習中國節日時,都會知道端午節是紀念屈原這位愛國詩人;我們唸岳飛的《滿江紅》時,都會被這首詞的慷慨激昂和岳飛的愛國情懷所感動,都會記得岳飛母親為兒子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字的大義;我們參觀圓明園遺址公園時,都會對列強侵佔中國感到憤怒;我們聽長輩講述日軍佔領香港三年及八個月的事,在哀嘆戰爭帶來苦難的同時,亦肯定會激發愛國之心。到進了大學後,我有機會參與「認識中國」的活動,每年暑假都往內地跑,看到當時正在改革開放起點的內地,到40多年後目睹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飛躍發展,能不產生強烈的國民自豪感嗎?   當然,愛國主義教育是可以更有系統地進行的。近年來,國家積極推行愛國主義教育,各種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遍布全國,讓同學能夠全面地認識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學習國家經歷艱辛,建立獨立自主國家,並為今天能夠發展為國際社會重要成員而感到自豪。   香港在回歸前,甚至回歸後,並沒有有系統的愛國主義教育,反之,一項在學校推動國民教育的工作就被別有用心的人和傳媒大肆污名化,並藉此破壞學生對國家的觀念和認同,可以說是遺害甚深。但我們不應因此而否定絕大部分香港人是愛國的,而香港也有不少的愛國組織、愛國學校和愛國商人,他們非常關注內地的大事,樂意到內地投資、扶貧、興學,每當內地面對天災,例如上世紀90年代初的華東水災、2000年後的汶川大地震,香港人自發地籌款捐助,凝聚社會力量,以不同方式向內地同胞施以援手,在在顯示港人對國內同胞那分血濃於水的關心和同情。對於中國近年來在高技術產業、航天科技及海洋科學等領域上創造的傑出成就,以及國家成功舉辦大型國際盛事,例如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以及今年6月神舟12號載人飛船為國家航天事業邁進新里程等,不少港人均引以自豪。相信本月稍後我國運動員在東京奧運取得輝煌成就,也會令港人深感振奮。   我在競選行政長官時表明社會應培養青年人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對社會有承擔。我上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就把認識中國歷史、中華文化及國情放在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這幾年來的工作成效包括:   將中國歷史科列為初中必修科,並於2018學年在全港推行,讓學生有系統地學習國家的歷史,強化國民身分認同;   在下一個學年,我們將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原本的通識教育科,新科目的主題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及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前者闡述國家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關係,期望學生掌握「一國兩制」的內涵以及國家《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的憲制基礎,並增進對國情的了解;後者則讓學生從國內和國際層面,認識國家的發展歷程;   在學校課程之內,強化中華文化的學習,讓學生多接觸和了解國家的重要事件、人物事蹟、民族發展及社會文化面貌,並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建立他們對國家、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歸屬感及責任感;   加強《憲法》和《基本法》的學習,讓學生更加認清自己的國民身分,正確理解及維護「一國兩制」,成為愛國治港的棟樑。隨着《香港國安法》的實施,要求學校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建立學生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培養他們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責任感;   在學校教育以外,舉辦一連串建立社會愛國氛圍和提升學生愛國精神的活動,包括升旗典禮、博物館專題展覽、各區的文藝活動及巡遊節目等。政府亦十分支持積極推廣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的民間團體,如團結香港基金、勵進教育中心、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香港地方志中心、中國文化研究院、國史教育中心等舉辦的活動。最近在港舉行的大型展覽,即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和百年偉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主題展覽,就起了很積極的作用。我兩天前出席昂船洲軍營駐香港部隊展覽中心的夢起東方展覽活動後,已向司令員提出要求,希望能多安排學校參觀這內容十分豐富的展覽。   上述這些團體和今天論壇的主辦機構都是特區政府推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夥伴,我謹代表特區政府向它們、向你們多年來的努力及付出,致以衷心的謝意。   各位朋友,培育青少年的愛國情懷,是政府、教育界、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需要共同承擔的責任。近年來,一些別有用心者與外部勢力,利用香港較複雜的社會政治情況,刻意誤導青少年對國家的認識,模糊他們的國民身分認同,甚至激化了他們的思想,鼓吹他們進行極端的行為。正因如此,我們更要攜手合作,理直氣壯地在香港推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藉以糾正青少年的價值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先生在今年4月主持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時強調愛國愛港是對香港青年最基本的要求,「愛國者治港」為廣大香港青年施展才華提供廣闊的空間。推展愛國主義教育,正正能夠培養青少年成為有質素的新一代,讓他們成為對社會有承擔,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愛國者。   最後,藉此教育高峰論壇,我向香港教育界作一個呼籲:你們每一位都肩負重任,必須注重學生的國民教育,加強引導,着力推行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及關心、支持、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讓我們緊記,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讓我們培育香港青年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一股正能量。   謝謝各位!   (以上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7月10日出席香港愛國主義教育高峰論壇致的演辭)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7/20210710/20210710_105057_19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尖沙咀以外的共享空間 ,荔枝角 Finest Design Nest

近年九龍區 (尖沙咀/旺角/荔枝角) 的共享工作空間越開越多,每間的規模、設施、室內設計及價錢各有不同,Finest Design Nest 就是其中一間位於荔枝角,具有特色的共享工作空間。     共用空間   共用辦公桌   討論空間   觀景空間   休閒空間   互動交流空間   舒展空間   三人房   四人房   多功能會議室   互動會議室   物料展示區   其他設施及服務包括 : * 影印設備區 * 接待人員 * 鄰近模型工作室 * 單車存放 * 休閒空間 * 信箱及儲物箱 * 茶點及飲品 * 互動會議室 * 物料展示區 * 無線上網 FINEST DESIGN NEST 地址 : 香港九龍荔枝角醫局西街1035-1037號匯華工廠大廈4樓C室 聯絡電話 : (852) 2741 1113 電郵 : info@finestdesignnest.com 網址 : www.finestdesignnest.com   https://www.tradenet.hk/blogs/topic/finest-design-nest-02?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默克建立合作 推動香港生物科技創新及數碼醫療發展

(香港,2022年9月20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天宣布與專注研發的全球領先科學與科技公司默克(Merck)正式簽署共同培育計劃(Co-incubation)協議。默克致力推動創新,以改革醫療保健的未來,是次合作為其首個在香港的共同培育計劃,將加速專注於數碼醫療方案的生物醫學科技初創企業發展,並透過推動數碼醫療進一步為人類帶來貢獻。 隨著病人、醫療服務供應商及其他持份者日益對治療過程數碼化的需求增加,科技園公司和默克藥業將攜手為初創企業創造嶄新研發機遇,引領創新數碼方案,當中包括但不限於數碼療法、可穿戴式電子設備、人工智能(AI)藥物研發等,以應對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科技園公司和默克均致力利用科學影響生命和健康,我們旨在匯聚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企業家及帶來突破的人才。是次合作計劃為孕育突破性理念提供理想環境,涵蓋從科研到產品推出市場並產生積極影響等不同階段,以達至香港成為世界級生物科技中心的願景。」 默克香港董事總經理余文慧表示:「香港的創新潛力無窮,而數碼醫療的創新趨勢正在重塑未來的醫療。身為一間科學與科技公司,默克相信好奇心能夠推動人類進步,並持續透過數據與數碼科技驅動創新。透過各項支持、導師計畫以及共同培育計畫,我們致力於培養與推廣最好的初創公司,以強化未來的數碼醫療解決方案。我們期待看到這個計畫能產出令人振奮的創意想法,進而造福有需要的病人,對於更廣泛的社群產生正面的影響。」 該為期三年的合作計劃將充份利用科技園公司的創科生態圈,以及默克龐大的投資者及策略夥伴網絡,以加速全球初創將數碼醫療產品商業化的進程。默克將提供深入的行業見解,並協助高潛力初創與默克創新中心的戰略夥伴及不同業務部門建立連繫,共同探索新興市場的發展機遇。 香港擁有蓬勃的生物科技生態圈,亦為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為是次共同培育計劃提供強大後盾。合作計劃將在科技園公司現有的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下運作,可為初創企業提供高達600萬港元的融資及其他投資機遇,更可連結科技園公司的生物醫藥群組及使用科學園的實驗室設備,將創新意念轉化成商業成果。計劃同時獲科技園公司的轉化研發所支持,這個橫跨生態圈的平台專注於加速將生物醫藥科研轉化成具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從而推動醫療保健的改革轉型。 是次合作亦顯示科技園公司和默克有機會在其他領域作進一步合作,例如智能

特定人士可用檢測登記碼免費檢測

政府提醒市民,下周二起,接受強制檢測人士和特定巿民只要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內的檢測登記碼作登記或預先上網預約,便可繼續在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免費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相關巿民在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即場生成用戶專屬的檢測登記碼二維碼,也可免費進行檢測。   巿民只需輸入一次資料,登記碼便會自動儲存在安心出行內,日後每次檢測時打開程式,便可重複使用。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工作人員會協助有需要的市民獲取檢測登記碼。   本月8日起仍可接受免費檢測的人士包括須接受強制檢測的市民、院舍、機場、凍房員工等特定群組合資格人士、公立醫院和院舍探訪者、60歲或以上長者、抵港人士,以及自願接受檢測的人士。   至於15歲或以下人士、65歲或以上長者和殘疾人士等獲豁免使用安心出行的巿民,他們即使未有預約或沒有使用檢測登記碼,仍可接受免費檢測。   市民可為沒有流動電話或流動裝置的幼童、長者等有需要人士透過安心出行獲取檢測登記碼。相關人士在檢測點出示載有該檢測登記碼的截圖或紙本紀錄,也能免費進行檢測。   政府指,使用檢測登記碼可取代工作人員人手輸入資料的登記程序,免卻巿民每次檢測時重新登記和等候輸入資料,既減省整個檢測程序所需時間,也能減少巿民與工作人員的接觸。   政府提醒市民,進行核酸檢測時仍須帶備身分證明文件,以及可在香港接收短信的流動電話,以便工作人員核對資料,確保檢測結果能傳送給受檢人士。安心出行只能儲存一個用戶專屬的檢測登記碼。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11/20221106/20221106_125123_98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